走來走去還是回到這塊土地....... 農婦君的尋農之路,邀你來分享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轉載:日本的食物面臨危機(五)農林漁業復興之路__日中環保生態網

 
日本震後的農業再生政策.....沒想到這麼快就出來啦!

日本同樣也面臨農業人口老年化、過漁等問題,有很多值得台灣參考的地方!

2011/04/25【日中環保生態網】複合危機也即將沖走農業改革和“開國”的機會。食品和能源安全保障的弱點也難保不會束之高閣。只有加快農林漁業重生的腳步,日本才能走向貿易立國的未來。



...而且,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推算,遭海嘯沖刷、淹沒的農田面積約為2.4萬公頃。“農田限制也不可避免,必須加緊實施強化國內生產的措施”,平野副大臣的話中危機四伏。

多數看法認為,即便是對於眼下必然陷入苦戰的農產品和食品出口,也應不畏艱難,完善體制。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管山下一仁解釋說:“日本面臨的少子老齡化導致內需縮小的結構問題沒有任何改變。日本農業只有從出口中尋找出路.” 位於災區的東北各縣是日本農林漁業的基地。災區復興與農林漁業的重生自然是相輔相成,但考慮到上面提到的就業者老齡化和“沒錢賺”的現狀,單純復原依然沒有未來。現在需要的,是繪製農林水產業的藍圖。

擔任日本政府“食品與農林漁業再生實現會議”委員的名古屋大學教授生源寺真一指出:“日本如今需要的,是經濟結構穩定,能夠吸引年輕人和年富力強的人才,使他們實現夢想的可持續性農林漁業。”其關鍵就是確保以農林漁業為主業的中堅力量,提高經營力。最急需實施改革的,是“守望農業”的代名詞水稻種植。日本農水省的調查顯示,從農業收入超過總收入一半的主業農戶的比例來看,蔬菜農戶有82%,奶農有95%,大米農戶卻只有38%。而且,即便地勢平坦,每個大米農戶的平均耕種面積也只有1公頃左右。由於限制大米產量,長期採取維持高價格的政策,與蔬菜、奶農相比,大米生產依然殘留著低效率的生產結構。


不僅如此,由於民主黨政府推出了戶別所得補償制度,對滿足條件的農戶一律發放補貼,因此農戶紛紛停止外租水田,對集約化造成了阻礙。再加上米價下跌的因素,大米農戶的規模越大,經營受到的影響也就越大。這樣一來,不僅培養不出支撐水稻種植的中堅力量,如果米價持續下跌,財政負擔膨脹的危險性也很大。

生源寺教授強調說:“政府應該花一些時間解除生產調整,針對大米跌價,研究設立以專業農戶為物件提供支援的制度。這也是培養中堅力量和應對關稅因貿易自由化而降低的措施。”



確立中堅力量和經營力

包括放寬土地所有和利用限制在內,降低農田利用難度、通過發展集約化提高收益力的改革也必須抓緊實施。2009年日本修改《農田法》後,企業租借農田全面解禁,向能夠購買農田的農業生產法人出資的比例從不到25%提高到了不到50%。但是,由於企業不能直接購買農田,無法掌握經營權,難以制定經營計畫,因此不滿情緒依然存在。

如果鼓勵擁有經營經驗的企業加入,應該有助於發展與蔬菜、果樹等組合的複合經營,並且促進加工、銷售等提高附加值的活動。對於被認為是企業加入風險的農田轉用,則應當通過嚴格的土地利用限制(分區)予以應對。如果一直延續“大門”緊鎖的限制,就無法培養各種各樣的中堅力量。

包括上面的法人參與自由化,廢除阻止農田大規模化的限制,在災區開闢“農業再生特區”,向幹勁十足的中堅力量直接提供補貼,同時廢除大米產量限制在內,試著把災區重建為高效農林水產業尖端示範區也未嘗不可。只要提高競爭力,災區成為大米等農產品的一大出口基地也絕非空想。
在此次地震中遭受重大打擊的水產業同樣存在著中堅力量不足、低效經營的問題。在日本國內產業日趨空洞化的情況下,水產資源隱藏著在未來成為換匯產業的可能性。如果在全國範圍難以開展徹底的外科手術,不妨像大米問題一樣,先從這次的災區著手。

例如,取消“既得權益”漁業權的框架。為保障未來的資源,準確設定漁獲量配額。認真研究怎樣在配額內高效開展漁業。在其中,集中漁港、市場、加工和冷藏設施,鼓勵流通業者和飲食產業等企業參與,推動提高附加值的“6次產業化”等嘗試也具有重要意義。

培養可持續發展、能夠耐受市場開放的農林水產業直接關係到震後復興和保衛日本人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的維持。與震前相比,“開國”和農業改革已經變得更加重要。作為自由貿易的最大受惠國,日本對此不容忽視。(《日經商務》記者:安藤毅、小平和良、熊野信一郎、佐藤央明、池田信太郎、白璧達久、日野Naomi)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轉載:日本的食物面臨危機(二)漁港不見漁船蹤跡(下)__日中環保生態網

以下資料轉載自:http://china.nikkeibp.com.cn/eco/news/catpolicysj/291-20110419.html?tmpl=component&print=1&page=
2011/04/20
 
裙帶菜減少8成,秋刀魚減少4
        三陸的近海漁業和養殖業也十分發達,裙帶菜產量約占日本國內產量的8成,牡蠣約占3成。另外,魚翅和魚糜製品使用的鯊魚類約6成、秋季代表性美味秋刀魚約4成產自這裡。三陸一直稱得上是日本的廚房。



詳文請上網免費登錄瀏覽 http://china.nikkeibp.com.cn/eco/news/catpolicysj/291-20110419.html?tmpl=component&print=1&page=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轉載:日本的食物面臨危機(二)漁港不見漁船蹤跡(上)_日中環保生態網

從這裡可以看到日本的社區民眾如何組織、參與自己城鎮的復興!


以下資料轉自:http://china.nikkeibp.com.cn/eco/news/catpolicysj/283-20110415.html

2011/04/19作為日本的水產基地,東日本的漁港接二連三地遭到地震、海嘯、核電站污水問題的襲擊。在令人絕望現實的打擊下,復興之路的探索也開始出現。如果水產業改革沒有帶頭人,日本人的餐桌就沒有保障。

        “
毀滅我這裡也是毀滅同樣是毀滅”……

        3
28日,宮城縣氣仙沼市的商工會議所和漁協主持召開了商討重建漁港的會議。海嘯整個吞噬漁港,只留下了成山的廢墟。會議伊始,各位負責人報告的災情就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只有毀滅一詞。受災的並不只是漁船和漁具。船用燃料罐和維護檢修使用的船塢、冷藏冷凍庫、制冰機、加工公司的生產廠……漁港必不可少的設備全被沖走。市場也因為地震影響,地盤下沉近了70cm,在滿潮時,漁港甚至會被淹沒。

不是復原,而是復興
三陸地區本來就存在嚴重的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就業人數減少、老齡化嚴重的水產業也是一樣。由於從地震前開始,漁獲量就在持續減少,只是“復原”並不能阻止漁業走向夕陽產業。這裡需要的,是令漁業重新成為成長型產業的“復興”。氣仙沼最先採取了行動,但找到一條出路並非易事。

氣仙沼漁業協會已經宣佈6月重開漁港。他們希望把全面捕撈鰹魚的季節作為復活的象徵。但是,對於沒有制冰機和冷藏冷凍設備的漁港,即使在此卸船,也無法供應鮮魚。儘管如此,因地震時出海而躲過一劫的漁民們還是意氣風發地表示“現在就想出海”。
3月28日召開的氣仙沼漁港功能重建對策委員會。各個代表接連表示遭遇了“毀滅”

另一方面,經營遠洋金槍魚延繩釣漁業的臼福總店專務臼井壯太朗卻給希望儘早恢復捕魚的部分漁協人士潑了一盆冷水:“海裡沉著大量的漁船和汽車。在還有那麼多人失蹤的情況下,想憑一己之力重整漁業實在愚蠢。”


這不只是感情問題。三陸最大規模的水產加工公司“阿部長商店”的社長阿部泰浩就認為從長期來看,應當對漁港進行改進。

“急也沒用。既然全都失去了,倒不如趁這個機會,清除過去沒能解決的問題。

我們需要做好準備,實施只有現在能夠做到的改善,採用高效率的城市設計,建設新漁港”,阿部表達了他的主張。氣仙沼港不只有市場,水產加工業者的工廠也鱗次櫛比。因此道路狹窄,很多地方大型卡車無法通行。 “重建之際,規劃時應該考慮到今後的防災,把這裡改建成更方便、更安全的漁港,給成長型產業建造踏板”,這是臼井專務和阿部社長的想法。


宣佈6月恢復捕魚氣仙沼漁協會長佐藤亮輔的想法其實也在動搖。 “我理解大家急著恢復捕魚的心情,但必須放下‘爭先’的任性態度。過去我們雖然一直與近鄰的漁港競爭,但同為受災漁港,我們希望大家攜起手來共度難關。 雖然也有急著恢復捕魚的呼聲,但即使氣仙沼自己匆忙恢復,如果不向水產業的結構問題下刀,反而會助長漁業的衰退。

在此之前,各個漁港一直都在捕魚方面相互競爭。由於沒有資源量管理,漁民無度的濫捕導致了捕魚量的減少。無法調整供需平衡的情況致使市場價格失衡。這個陋習招致了惡性循環,不僅削弱了當地漁業與大型零售商交涉價格的能力,有時還只能做賠本買賣。

截至2009年,漁業從業者的年平均收入為296萬日元。漁民的收入呈負螺旋狀下滑。而且後繼無人,老齡化嚴重。以既得權益漁業權為盾牌,阻止大企業涉足的行為也使得通往復興的道路越走越窄。
佐藤會長表示“也希望企業給予幫助”。但水產大亨的官員們卻難下決心:“以前一直躲躲藏藏,防備大企業參與。現在突然說歡迎加入,我們也沒辦法。”由此看來,企業也指望不上。

把危機作為水產業重生的踏板
如果國家作為後盾,投下巨額資金,漁港和船隻等設備有可能復原。但可行性偏低。如果災區是人口持續增長的市中心,當地的水產業有望持續增長,投資就有獲得收益的希望。但實際上,水產業只不過是“人口持續減少地區的衰退產業”。

農林水產省的調查顯示,截至2010年11月,漁業從業者為20萬2880人,比上年同月減少了4.2%。60歲以上者占半數。包括三陸在內的“太平洋北區”的漁業從業者更是比上年減少了8.1%,減少率遠遠高於日本平均水準。國家雖然宣佈提供支援,但由於船隻和養殖設備被沖走,從業者有不少都在考慮關門停業。

日本水產業存在的漁業權和老齡化等問題一直在拖。前所未有的災害雖然帶來了諸多不幸,但也可以看作是實施改革的機會。全面修復受災漁港恐怕需要1年多的時間。而根本性解決放射性污染問題還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段時間並不是浪費,而是重新描繪未來需要的時間。復興的總體設計並非一港、一縣可以完成。國家需要為今後水產業的發展前景指明道路。

重振強大的水產業需要什麼?藥方之一就是一直在提的漁港集約。越來越多的看法都認為這是從震災走向復興必不可少的因素。 從北海道到千葉縣,受災漁港的數量多達325個,其中多數遭受了“毀滅性打擊”。八戶、氣仙沼、石卷、鹽釡——在利用範圍覆蓋全國,對於振興水產業尤為重要的“特定第3種漁港”中,有4個被海嘯吞沒。

主管漁業的水產廳次長宮原正典說:“單是宮城和岩手就有大小253個漁港。我們正在向每個港派遣專職水產廳職員,聽取地方意見。但令全部漁港都立即復原確實做不到。漁港有必要進行集約。”

由於預算有限,數百個漁村不可能全部復興。水產廳希望首先維持地方就業,分配漁民和水產從業人員參與瓦裡清理等工作,在此期間對漁港進行整備。休漁期內還必須給予收入補償。如果地方沒有就業機會,人們就可能離開那裡,不再回來。

 如果水產業就此衰退又該如何?

(《日經商務》記者:安藤毅、小平和良、熊野信一郎、佐藤央明、池田信太郎、白璧達久、日野Naomi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轉載:日本的食物面臨危機(一):食品從貨架上“消失”__日中環保生態網

日本災後相關報導,針對農漁業的部分
日經BP報導的很詳細,尤其是圖解很驚人!!
可以看出日本怎麼一步一步規劃重建....

以下內容來自 http://china.nikkeibp.com.cn/eco/news/catpolicysj/281-20110415.html


2011/04/18

       不是災區,甚至不在災區附近。3月中旬,在與地震、海嘯、核輻射等恐怖基本無緣的日本關西地區,部分商品也從食品超市的貨架上消失。這包括100家公司的200多種產品。進入4月後,有些商品已解決供貨不足問題,但部分仍然缺貨。為什麼商品會從遠離災區的商店的貨架上消失呢? 

  速食食品咖喱職人售罄是因為工廠受損。江崎格力高公司旗下主要生產速食食品的仙台格力高的工廠在4月上旬之前一直停工。該工廠的產品之前主要運往距離工廠較遠的西日本地區。 

      

        食品,令人擔憂!

(《日經商務》記者:安藤毅、小平和良、熊野信一郎、佐藤央明、池田信太郎、白璧達久、日野Naomi
地震、海嘯、核電事故、停電、謠言。人們從未經歷過的五重災難給作為食物來源的第一產業帶來了沉重打擊。如果不克服,後果不堪設想。
日本LUNA公司的香草優酪乳缺貨原因有些複雜。位於日本群馬縣的關東工廠受計畫停電等影響減少了產量,於是該公司通過京都工廠來彌補缺貨。結果導致本該由京都工廠供貨的西日本地區也一直處於缺貨狀態。計畫停電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是缺貨的主要原因。

        為了從日本各地籌集食物,再重新運往各地,日本建立了一個遍佈全國的精密供應鏈。而此次地震卻切斷了日本人此前一直使用的供應鏈,這條供應鏈支撐著全球最富有多樣性的飲食生活。 不過,真正的危機還沒到來。受災工廠早晚都會復工。原料短缺及停電等問題似乎也能得到解決。而作為供應鏈源頭的農業和漁業所遭受的打擊今後會嚴重影響到日本的食物供應
多家企業因原材料不足而陷入困境。丘比公司旗下主要生產義大利麵醬等的東北AOHATA在地震發生後,因燃料和原材料不足,停工約2周左右。隨後雖然恢復了生產,但目前依然沒有作為容器的。這是因為給該公司提供罐的東洋制罐公司仙台工廠受海嘯破壞已經停工。罐裝肉醬依然缺貨。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骨髓捐贈Part2 ——身體檢查

昨天剛剛從北京回到台北,六點出門,折騰在洶湧人潮、機場迷宮、貴死人不償命機場咖啡與食不下嚥的飛機餐中折騰了一天,十六點才到家…。頓時覺得身心俱疲、正在惆悵自己東奔西跑實在到了的極限時,又接到了慈濟骨髓捐贈中心的電話:



「小姐~你好!你明天要到慈濟醫院作健康撿查喔!我們會有師姑陪同你去」


骨捐中心與關懷師姑們,親切且詳細安排了健康檢查行程,一早七點鐘就帶我到新店慈濟醫院,三位師姑與醫事檢驗的小姐四個人,全程陪我作檢查,還給我買早餐、牛奶,隨時照顧,害我很不好意思!慈濟新店醫院的裝潢擺設以原木色調為主,配上原木等候椅,再加上慈濟志工們的笑容與貼心服務,完全溶解一般醫院的冰冷印象……。



慈濟骨髓捐贈中心本著理念:「骨髓捐贈絕對不會為了救一個病人,而傷害到另一個健康的人」,對捐隨者的檢查非常詳細,連我這樣自認身體非常健康的人,也逃不過法眼。心臟科醫師發現了輕微心律不整,一般情況下是可以忽略的(我才回想起來很久以前的小時候曾經有過這個毛病),但他們仍然安排了24小時心電圖檢查。

慈濟發自內心的關懷,貼心地注重各個細節,尤其對剛剛離開中國大陸的我來說,震撼太強了!外表只能說出「感恩~感恩」,內心的感動…………實在難以言喻。

更奇妙的是:今天關懷我的師姑,竟然也曾在大陸待了七年!!!

她四十多歲隻身赴中擔任大型公司的人事主管,跑遍大江南北招聘人力;處理千人伙食、住宿、生活等各種光怪陸離的麻煩事(才去十個月的我,都知道人事是大陸最難作的位子)。甚至像年輕員工懷孕棄嬰在公司垃圾桶,富士康發生的員工自殺事件等,這位台灣來的大嬸都無所畏懼、妥善地處理完成……(我幾乎要跪下來膜拜了~~)。身經百戰的她,在25年退休期滿時,決心回到台灣,全心投入慈濟。

人生充滿了奇妙的緣分……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領隊~~你聽我說!


今年清明連假,男朋友終於有機會來寧波看我,親身體驗我說了大半年的中國奇聞軼事。我們報名某個「戶外旅遊群」¹舉辦的江西三清山爬山活動,男友第一次來中國,才剛下飛機三個小時,就跟著18個剛認識的朋友,浩浩蕩蕩坐上包車,夜裡趕往600公里外的著名風景區。

「整夜坐車隔天一早起來開始爬山!」聽起來好熟悉喔~大學登山社經常幹這種事,頂多就是累一點!我們倆並不緊張害怕。但這次摸黑上山有個重要目的——逃票。江西三清山是國家AAAA級風景區²,一般民眾搭乘覽車上山,需要150RMB門票,加上120RMB纜車車票,也就是光進入風景區就要台幣1200元!!對我們依然年輕力壯的人來說,犧牲一覺睡眠當然也值得啦~~

不過這晚不僅氣溫十度以下,還滴滴答答下著春雨,摸著黑爬樹翻牆找尋網路上看來的逃票小路,還不能開頭燈,深怕被值夜的管理員發現!不過大家不太合作又喜歡嚷嚷:

「不要開燈!」

「那個傻B燈一直往天上照!你想被發現阿?」

「跟你說多少次不要開燈還開!」

…..男友小聲的跟我說:就算沒開燈,叫這麼大聲早就被聽到啦!

果然,兩個前去探路的隊友被抓住了,管理員將他們數落了一頓,叫他們在一旁等天亮開門再進去。老經驗隊友也不是省油的燈,以要回去車上休息為由,又偷偷溜了進來,我們終於逃票成功啦!!

整夜沒睡的我們拖著蹣跚腳步在細細春雨中一階一階往上爬;許多隊友是第一次爬山,裝備不全,濕透的棉質衣服讓他們冷的直發抖,聲聲唉叫怎麼這麼慘?一點也不好玩….我們只好一邊打氣一邊煮點熱的激勵大家,快到了~快到了~五個小時後,開始聽見人聲鼎沸...山頂到了!…….但一位大叔擋住了我們的去路……

「你們的票呢?」

我們立刻回頭想逃跑!!

「不用跑!這裡沒有別條路,下山也是一樣要收票,上山一個人150,回頭下山一個人55,你們領隊是誰?幾個人?趕快補票!」

我們低頭不語,心裡想說慘了!還是逃不了~~要大失血了!大家想想也沒別的辦法,只好乖乖補票了。不過….這位自稱是管理員的大叔竟然沒有票給我們?他只管收錢,沒有票給我們,還要下山去拿!?

隊裡的人開始七嘴八舌起來:

「萬一他是騙人的怎麼辦?」

「若我們給他錢,上去風景區又碰到查票不就慘了?」

大家不停討論著,同時跟大叔盧了起來,編出一大堆理由:逛一逛不小心走上來的,你看我們都是女人家,就不要為難…...

「你們幾個人?19個是嗎?那算你們1500好了!!」

這下大叔虎爛的機率衝破70%,哪有門票還可以討價還價的?大家又開始出意見了!

「領隊~你聽我說,他一定是騙人的,我們一毛都不用給!」

「領隊~你聽我說,我們還是給錢了事吧!過去就沒事了!」

「領隊~你聽我說,絕對不能給他,要買也要買正規的門票!」

這夥人七嘴八舌吵個不停,大叔也很有耐心的等著。更妙的是,有人立刻拿起手機,開始撥打江西朋友的電話找關係……本也想出口意見的我被男友拉住,提醒我要服從領隊。不過,就在這麼你一言我一語中,我們在細雨寒風中白白等了兩個小時,有人等到都嘴唇發紫了~~最後,靠關係的結果是我們把真正的收票員請過來,紮紮實實一個人繳了150獲得門票…..還有幾乎凍僵的身體。

清明連假裡的三清山風景區,有如海拔一千多公尺的大陸火車站,人潮洶湧、摩肩接踵。由於很多隊員全身濕透、慘不忍睹,看到景區內有旅館、餐廳等設施,立刻拋棄搭帳棚露營的初衷,爭吵著一定要住旅館,不然就要下山去!可憐的領隊只好四處奔波尋找房間,終於把一幫人安頓下來。
我跟男友當然還是搭起帳棚、自炊晚餐,在很不習慣的滿山人潮中假裝悠閒一下。

隔天,風雨過後出了個大晴天,有纜車之便的凶猛旅遊人潮當然不會放過三清山,整個風景區大概湧入了幾萬人,奇石怪峰間密密麻麻的都是腦袋,還好步道是鋼筋水泥紮實的嵌入石頭中,不然早就不負承重垮了!由於地圖標示不清,我們還是不小心在穿流人群中逛完大半個景區,體驗一輩子都沒看過的人潮,應景的按了幾張照片,就想回去了。

在空中隨風飄逸的塑膠袋@@

回程路上,男友說著對中國人第一印象,除了不可能在台灣遇到的半路打劫事件,還有這邊人的能言好辯;每個人都好會說話喔!遇到什麼狀況,都很會發表自己的意見,都有手機一撥就找的到的關係,都有自認的最佳解決辦法!然後大家開始辯論、或者你作你的,我作我的。

在我們的爬山經驗裡,手機不可能會通,更不可能有旅館可以住,遇到危險時,強者幫助弱者,弱者也欣然接受,不會拿起電話要自己處理。因為所有隊員是生命共同體,服從領隊是必須的,當然領隊也會徵求有經驗者的意見,找出最佳辦法。我不確定這是因為我們登山社的訓練,還是從小的民主素養,但這次的經驗告訴我,信任與團隊合作是一種很珍貴的東西。